推动教育

推动教育发展

        在新加坡课改的变迁过程中,中教会循立会的宗旨去推行教育研究工作,以期达致教师专业学术团体的崇高目标。中教会适时为教育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就教育问题向教育部提呈备忘录,如小学分流、中学四年及五年制、第二语文的教学等事宜。
        中教会也适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支援措施,吁请各界各层面协助教师专业成长,如让教师有假期可以持续接受教育,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带教新教师等。为鼓励华文教师敬业乐业,表扬其专业精神及在教学上的优异表现,中教会每年都协助《联合早报》举办“全国模范华文教师奖”。
        中教会出版的《中教学报》(原名《教育专题论文集》)《南洋教育》《新加坡青年》等刊物,已成为新加坡文教界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学术性刊物,受到海内外的学术机构所重视,被新加坡教育部列为教育的参考资料。例如,新加坡前总统陈庆炎博士曾在担任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时在《教育专题论文集》第六辑发表论文《八十年代新加坡人的教育》。本会也出版了许多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专著,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研究者和教师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推动本国教育的发展,中教会竭尽所能去实践其提出的建议。历任的理事都凭着一股傻劲,试图多为教师、教育、国家、社会做一些事情,献出一份力量。理事们在义务工作中得以成长,如曾担任本会理事长的何家良博士,曾是裕廊区国会议员,后出任新加坡交通及新闻部高级政务次长。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教会已成为我国有口皆碑的教师专业组织。

全球教育交流

        中教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就已成为世界教师专业联合会,并成为世界中学教师专业联合会亚洲唯一的教师会代表。
        1991年底,中教会与中国厦门大学签署协议,受委为厦大函授课程招生代办处,并与厦大联办短期进修课程,每年组织教师到厦大进修华文教学法。1994年,中教会与厦大海外教育学院联办函授学位课程,课业修毕者获颁学位证书。
        中教会于1995年创办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为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如今,每两年在东南亚各国轮流举行的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已是东南亚最高规格的华文教师盛会,成为推动和改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的智库。
        本世纪初,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加坡教师专业水平,本会创办教师进修系列课程,邀请各国著名教育专家来我国讲学,比如,有“现代孔子”之称的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三度受邀,以“少教多学”为主题与本地华文教师交流他的教育理念与心得,《联合早报》也就此做了大篇幅报道。此举提振了华文教师持续进修的风气,亦进一步促进了新中教育的交流。